紧张≠精彩

2016-08-05 20:55:13来源:《汽车运动》杂志

 

   澳大利亚观众几乎就见证了韦伯成为本土选手获得杆位的第一人;舒马赫的车迷们苦苦等待“安全车”能出来帮“车神”一把;主看台上的贵宾更无法理解第一次发现有赛车会在最后一圈回维修区,而且是去年的亚军赛车——两台BAR-007。对于新规则下的比赛,车队都早已有所准备。不仅仅是在引擎、轮胎、车身设计上的变化,更令人难以捉摸的是遇到特殊情况后的策略调整。

    由于去年日本站遇上的大雨,而导致排位赛推迟至周日上午进行。今年的排位赛规则就是沿袭了该程序,FIA希望比赛能更加紧凑,更有利于商业转播。却被以特鲁利为代表的部分车手贬为“不利于车手热身、不利于媒体发布排位信息。”的确,除非是F1的铁杆车迷,真的很少有人愿意整个白天都泡在赛场上或者是电视机前。要不是3月6日那一场计划之中、意料之外的滂沱大雨,我们还真难透彻地理解何为“以两回合总成绩计算排位顺序”,也就无法目睹众多大牌车手被隔离于后半发车区的情景了。

两轮排位、一个成绩
    “以两回合总成绩计算排位顺序”是所有车队负责人一致同意的规则,法拉利自信赛车依然“鹤立鸡群”,既然今年的规则变动目标明确,他们就使出了2003赛季“延迟新车发布”的招数,增加新车测试里程的同时也称出了对手的斤两;米纳尔迪和乔丹也盘算着能有机会“偷鸡”一把,规则是年年改,但从来没捞到过好处的他们只求赞助商给个“温饱”;FIA更为终于找到了一个两全之策而庆幸不已,要知道想摆平那些个个身价过亿、精于世故的车队负责人远比取悦于“精力过剩”的车迷们难多了。
于是乎,第一轮排位赛后,无论是吐气扬眉的费斯切拉还是倒霉透顶的前队友马萨都把结果归因于“运气”,老气横秋的布里亚托雷和罗斯·布朗也只是隐晦的指出“一站比赛还看不出规则的缺陷”。言下之意是,只要能让比赛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即使是人为地将某些风险扩大化也会得到大家的默许。然而,你没听托德说:“他依然怀念旧时的60分钟时间内完成12圈的排位赛制”吗?更不用说三、五年前舒马赫与哈基  宁同时超越慢车后依然你追我赶、法拉利和迈凯轮赛车依次进站比拼加油时间的精彩场面能够刺激到观者的每一根神经了。

一台引擎、两站比赛
     面对一条全新的规则,车队的理解力远比车迷和媒体来得深。从比赛转播中你可以发现赛车引擎的转速大都没有超过18000 rpm,如果你实在无法评估出风驰电掣般的F1赛车的速度缺失,那么此前在排位赛中马萨和舒马赫等车手因为雨天放弃排位(其中马萨第二轮排位没有参加)的举动则很好的说明了车队保护引擎的意愿非常强烈。笔者曾在1月期杂志中的新赛季规则变动分析中指出排位规则的漏洞——可能促成无法获得积分的车队以放弃完成比赛为代价,来换取自由更换引擎的权利,不想在今年第1站比赛中就得以应验。就在F1澳大利亚站进行到最后一圈时,排名第11、14位的英美车手巴顿和佐藤就在车队的指令下回到维修站并退出比赛。在媒体的追问下,巴顿认为赛车在全场比赛中无法显示出优越的性能是车队临时决定召回车手的主要原因。本田赛车部主管Shoichi Tanaka更是已经对外确定将为两位车手更换新引擎,甚至扬言:“今后其他车队一定也会和我们一样,在无法获得比赛积分的情况下选择退出比赛。”

    然而,更换引擎的做法可能并非是车的最佳选择,因为在比赛第43圈和海费德撞车而退出比赛的舒马赫的赛车虽然也遭到了损害,但是车队经理托德赛后表示法拉利不准备为舒马赫更换新引擎,一方面是碰撞没有损伤到引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后的两站比赛地马来西亚和巴林都是在炎热的环境下比赛,任何车队都无法保证新引擎能适应连续的高温做战,而按照正常的比赛计划在马来西亚站后更换引擎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引擎转速降低、最高车速降低、最快圈速减慢,已经在澳大利亚GP中很明显地表露了出来,如果新规则就这样继续执行,以上三项数据的变化趋势也将贯穿整个赛季。正如车队经理们一致认同规则变化的利弊需要3-4站比赛过后才能下定论,F1澳大利亚站只是赛季开始的一个“信号灯”。至于本赛季雷诺和红牛是否真能继续施展如此疯狂的表演,现在来预测真的还为时尚早。

文章关键词:

 

《汽车运动》杂志

共有0条评论

评论 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