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04年的F1中国大奖赛是所有中国F1车迷的盛宴,那么中国的摩托车发烧友们就有机会在明年也痛快地过一把瘾,因为最顶级的摩托车赛事——世界摩托车锦标赛(Moto GP)将在2005年5月(比赛在五·一长假期间举行,为赛季第三站)进入中国市场。
500毫升二行程引擎发展到现在,世界摩托车大奖赛已经转变为GP125、GP250和Moto GP三个不同等级的世界大赛,其中Moto GP组就是由GP500升级转变而来,主要的变化就是由原来二行程500毫升引擎转换成990毫升四行程引擎。从这项改革措施在2000年被国际摩联(FIM)正式确认并执行后,Moto GP在摩托车赛事的地位就等同于F1目前在方程式赛车中的地位了。
对于不少车迷来说,Moto GP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格兰披治大奖赛(GRAND PRIX,即GP)原本被很多赛事使用,为了区别于其他赛车项目,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后来就更多使用F1(Formula One K这一简称了,而GP就成为了摩托车最顶级赛事的称号了。从1949年由50、80、125、250和
![]() |
与F1赛事渴盼出现中国面孔不同,在 Moto GP赛事中,中国车手可谓已跨入过门槛。2003年10月的马来西亚站中,两位广州车手黄世钊和何子贤就曾参加了GP250赛事,虽然何子贤最后不幸被挤出决赛,而进入决赛的黄世钊也排名靠后,但这已算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换句话说,它的启发作用在于:在时间与经济实力许可的前提下,中国摩托车手有更好的机会登上世界顶级赛事的舞台!
有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摩托车的年销售量约为2000万辆,而其中有大约50%是由中国的近200家摩托车生产厂商所制造。一支GP250摩托车队一年的赛事运作经费大约是300万美元,单纯从品牌推广角度来看,填补这块空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