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7日,2011赛季F1揭幕战澳大利亚大奖赛结束正式比赛争夺。杆位发车的维特尔领跑全场,赢得了赛季开门红,这同时也是红牛的首个澳大利亚站冠军。汉密尔顿落后22.2秒冲线位居次席,雷诺车手佩德罗夫位居第3,收获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领奖台。阿隆索、韦伯、巴顿、佩雷兹、小林可梦伟、马萨和布尔米分居4至10位。11位发车的舒马赫在比赛第23圈时因为赛车受损退赛。
前11位车手包括舒马赫在内全部采用了软胎起步。杆位发车的维特尔顺利起步,成功守住第一进入第一弯。第3位起步的韦伯尽管有强势的起步,然而头排发车的汉密尔顿紧守住内线成功在进弯前卡入更好的进弯线路守住了第2位。前三位位置不变,后面的座次却在发车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4位起步的巴顿显然没有自己的队友做得那么强势,他的迟疑让身后的佩德罗夫和马萨都找到了机会,一举升至第4和第5位。而阿隆索因为受到巴顿的影响,被挤上了赛道外侧的草地,排位直接下滑到第8位,排在他身前的是索伯的小林可梦伟。第11位发车的舒马赫走琶赛道中路,右后侧的轮胎与红牛二队的阿古尔苏拉里发生直接碰撞,轮胎发生爆胎后脱落。车王不得不驾驶着“三轮车”一圈才回到了维修区更换新的硬胎。梅赛德斯赛车下滑至最后一位,舒马赫的新赛季出师不利。
第2圈,阿隆索轻松超越小林可梦伟回升至第7位。最激烈的竞争来自于马萨和巴顿的第5位之争。马萨使出全力阻挡身后来自巴顿的攻击,MP4-26的车速明显快于法拉利F150,两人在直道尾端分别使用可动尾翼做出攻击和KERS进行防守,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攻防战。马萨成功利用自己走线的先机艰难地守住了自己的位置。
第9圈,韦伯向车队报告自己的后胎失去了抓地力,一圈之后,队友维特尔也给出了同样的讯息。与此同时,威廉姆斯新人马纳多纳将赛道缓缓停在了赛道边,结束了自己的首场F1大奖赛。第12圈,韦伯在前10位领先进站更换硬胎,出站后下滑至第9位。与此同时,巴顿超越马萨,然而迈凯轮赛车驶上了非赛道的“近道”才完成超越,这引发了赛会对于这起超越的调查。紧随其后的阿隆索也趁机超越了队友马萨来到第5位。
维特尔在第15圈进站,他同样也换上了软胎,出站后处在第3位。赛会很快对巴顿的超越做出了处罚,迈凯轮赛车被罚通过维修区。第17圈,领先的汉密尔顿进站,小汉同样换上了软胎。出站后落后维特尔2.2秒仍然位居次席。第18圈,巴顿进站受罚进站。第19圈,舒马赫再次进站,车王的奔驰赛车似乎在首圈发生直接碰撞之后遇到了问题,始终找不到速度。第22圈,科瓦莱宁将莲花赛车停在赛道边,他的比赛也提前结束。第23圈,舒马赫第三次进站,梅赛德斯将他的赛车直接推回了工作间,看起来W02严重受损后放弃了首站比赛。完成首次进站之后,维特尔、汉密尔顿、韦伯、佩德罗夫、阿隆索和马萨保持前6位。
第24圈,巴里切罗向第8位的罗斯伯格发起猛攻。威廉姆斯赛车以更高的速度试图卡入弯道内侧,然而罗斯伯格并线做出防守,FW31直接撞上了梅赛德斯W02右侧的赛车中部。威廉姆斯赛车在赛道上180度掉头,前悬挂连带前胎严重受损。巴里切罗回到维修区之后,换上新的前鼻翼之后重新回到赛道。而被撞的罗斯伯格则没有那么幸运,梅赛德斯赛车被撞之后,赛车尾部冒出轻烟疑似变速箱受损,他不得不将赛车停在赛道边无奈退出了比赛,奔驰在2011赛季的揭幕战全军覆没。巴顿因为前方赛车的事故,回升至积分区。第25圈,巴顿利用可动尾翼在直道末端赶走小林可梦伟,已经升至第7位。下一圈,第3位的韦伯再次进站,这一次澳大利亚人更换了软胎,出站后守在了巴顿之前位居第6。
韦伯的进站带动了第二轮进站。第28圈,阿隆索第2次进站,两届世界冠军仍然坚持了软胎,这意味着法拉利将至少使用3次策略。西班牙人出站后紧跟在韦伯之后。第29圈,赛会宣布巴里切罗与罗斯伯格撞车事故的调查结果,威廉姆斯车手被罚通过维修区。巴里切罗很快进站受罚,出站后位居第15位。第32圈,马萨进站换上了硬胎,他的策略与队友阿隆索不同,理论上来说他不再需要进站。同一时间,第2位的汉密尔顿冲出赛道上了草地,他的底盘部件似乎因此受损。第35圈,维特尔与汉密尔顿同时进站,两人都换上了硬胎将坚持到比赛结束。第37圈,巴顿进站换上硬胎,出站后回到第7。第42圈,韦伯最后一次进站换上软胎,不过在换胎过程中维修区出现了意外,这次进站用时7.4秒显然超出了预期,而出站后操之过急的韦伯在3号弯又驶上了草地。阿隆索在下一圈跟进,成功超越韦伯升至第4位。第47圈,巴顿在1号弯强势贴近前方的马萨,两车在进弯前后部几乎相撞,迈凯轮成功利用瞬间的机会超越法拉利升至第6位。马萨在比赛还剩9圈时再次进站从硬胎换回软胎,下滑到第10位。第55圈,马萨在直道尾端轻松、干净地超越布尔米升至第9位。
进入最后一圈,全程领跑的维特尔一马当先率先冲线,赢得了2011赛季揭幕战的冠军,同时也弥补了自己去年杆位起步未能夺冠的遗憾。同时也为自己的卫冕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汉密尔顿落后22.2秒冲线,迈凯轮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冬季测试之后以如此迅速的步伐赶上了大部队,并且能够紧追红牛令所有人刮目相看。领奖台的另一端则是首次登台的俄罗斯人佩德罗夫,雷诺赛车的实力也在此刻得到了证实,莲花-雷诺的复兴赛季已在不远处。值得一提的是,索伯车手佩雷兹以一次进站的策略赢得第7将为其他车队更好地了解轮胎和制定策略带来启发性的作用。两周之后,F1将移师雪邦赛道进入马来西亚大奖赛的争夺,欢迎到时关注!
排名 |
车手 | 车队 | 成绩 |
1 | 维特尔 | 红牛车队 | - |
2 | 汉密尔顿 | 迈凯轮车队 | 22.2 |
3 | 佩特罗夫 | 雷诺车队 | 30.5 |
4 | 阿隆索 | 法拉利车队 | 31.7 |
5 | 韦伯 | 红牛车队 | 38.1 |
6 | 巴顿 | 迈凯轮车队 | 54.3 |
7 | 佩雷兹 | 索伯车队 | 65.8 |
8 | 小林可梦伟 | 索伯车队 | 76.8 |
9 | 马萨 | 法拉利车队 | 85.1 |
10 | 布艾米 | 红牛二队 | +1圈 |
11 | 苏蒂尔 | 印度力量车队 | +1圈 |
12 | 迪-雷斯塔 | 印度力量车队 | +1圈 |
13 | 阿古尔苏拉里 | 红牛二队 | +1圈 |
14 | 海德菲尔德 | 雷诺车队 | +1圈 |
15 | 特鲁利 | 莲花车队 | +2圈 |
16 | 安布罗西奥 | 维珍车队 | +4圈 |
17 | 格洛克 | 维珍车队 | - |
18 | 巴里切罗 | 威廉姆斯车队 | - |
19 | 罗斯伯格 | 梅赛德斯GP车队 | - |
20 | 科瓦莱宁 | 莲花车队 | - |
21 | 舒马赫 | 梅赛德斯GP车队 | - |
22 | 马尔多纳多 | 威廉姆斯车队 | - |